近年来,AI助手逐渐走进各类办公场景,从自动回复邮件到安排会议日程,其“提效”承诺令人期待。然而,不少企业在实际使用中却发现,通用型AI工具往往难以贴合自身业务逻辑,甚至因数据混用、权限不清等问题带来新的管理负担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一些更注重适配性与安全性的解决方案开始受到关注。万达宝推出的LAIDFU(来福)智能助手,便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回应这一问题:它支持企业基于自身需求“构建自己的AI”,自主设计应用场景,并通过数据分区机制确保不同部门或项目的数据彼此隔离,既提升效率,又守住边界。
一、效率提升的关键:贴合业务,而非套用模板
许多AI助手的问题在于“通用但不适用”。例如,销售团队需要快速调取客户历史沟通记录,而HR希望自动汇总员工假期余额——这些需求差异巨大,难以用一套固定功能满足。
LAIDFU允许企业根据实际工作流,自主配置AI的行为逻辑。比如,市场部可搭建一个“活动复盘助手”,自动从会议纪要中提取关键结论并生成执行清单;财务团队则可创建“报销答疑机器人”,实时解答员工关于票据规范或流程进度的问题。这种“按需构建”的模式,让AI真正服务于具体岗位,而非强求员工适应工具。
二、数据分区设计:效率与安全的平衡
提升效率不能以牺牲数据安全为代价。在多部门共用AI平台时,若缺乏权限隔离,可能出现销售数据被非相关人员访问、项目敏感信息意外泄露等风险。
LAIDFU采用数据分区设计,支持按组织架构、项目组或角色划分数据访问边界。例如,A项目的客户沟通记录仅对项目成员可见,B部门的绩效数据不会被其他团队调用。这种“数据归属清晰、权限颗粒可控”的机制,让企业在放心使用AI的同时,避免信息越权流动,尤其适合对合规性要求较高的行业。
三、从“用AI”到“建AI”:激发组织内生能力
LAIDFU的另一特点是降低AI应用的构建门槛。无需编程背景,业务人员可通过可视化界面定义触发条件、响应动作和数据来源。这意味着,一线团队可以快速试错、迭代自己的AI小工具,而不必等待IT部门排期开发。
这种“人人可参与”的模式,不仅加速了AI落地,也促使员工更深入思考工作流程的优化空间。久而久之,AI不再只是外部引入的“黑箱工具”,而成为组织内部持续改进的载体。
四、延伸思考:效率的本质是减少“无意义劳动”
真正有效的办公提效,并非简单地“做更多事”,而是减少重复、等待、误解等无价值消耗。AI助手的价值,恰恰体现在对这些“隐形成本”的消解上——自动归档会议结论、智能提醒任务截止、一键生成周报初稿……这些看似微小的自动化,累积起来却能显著释放员工精力。
而要做到这一点,AI必须足够“懂你”。LAIDFU通过支持自主构建与数据隔离,让每个团队都能拥有一个“懂自己业务”的AI伙伴,从而在安全、可控的前提下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效率跃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