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技术快速迭代的今天,人工智能已不再是实验室中的概念,而是逐步融入企业日常运营的关键力量。越来越多组织意识到,AI的价值不仅在于提升效率或降低成本,更在于其推动业务模式变革和创造新增长点的潜力。然而,许多企业在尝试AI落地时仍面临挑战:技术与业务脱节、系统僵化难以适配独特流程、数据孤岛阻碍智能决策等。真正的业务创新,需要AI不仅仅是“一个工具”,而是能够深度嵌入企业价值链的“协作者”。
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,在于构建灵活、可扩展且贴近实际场景的AI应用方式。理想的状态是,企业能够根据自身业务逻辑,自主定义AI如何获取信息、参与流程并输出价值。这种“由内而外”的智能化路径,正成为驱动可持续创新的重要方向。
在这一背景下,一些注重用户自主性的AI系统开始显现优势。例如,万达宝推出的LAIDFU(来福),支持用户自定义接入端与嵌入属性,使企业能够将AI能力精准部署到特定业务节点,从而更自然地激发创新可能。
一、打破系统边界:自定义接入端实现灵活集成
传统AI系统往往以独立平台形式存在,企业需将数据迁移到特定环境中才能使用,不仅增加操作复杂度,也容易造成信息滞后。对于拥有CRM、ERP、电商平台等多系统的组织而言,这种割裂感尤为明显。
LAIDFU支持用户自定义接入端,允许企业根据实际需要,将AI能力嵌入到网页表单、移动应用、客服系统甚至内部协作工具中。例如,销售团队可在现有CRM界面直接调用AI助理,分析客户历史订单并生成跟进建议;市场人员可在内容管理系统中嵌入智能推荐模块,实时获取标题优化建议。
这种“按需接入”的设计,让AI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功能模块,而是成为业务流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,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与场景贴合度。
二、深化业务理解:自定义嵌入属性增强上下文感知
通用型AI模型虽然具备广泛的知识,但在面对企业特有的术语、流程或评估标准时,常因缺乏上下文理解而输出“正确但不适用”的建议。要让AI真正参与创新,必须使其具备对组织独特性的认知能力。
LAIDFU提供用户自定义嵌入属性功能,企业可将内部指标(如客户忠诚度评分规则)、业务标签(如“战略合作伙伴”“高潜力产品”)或流程节点(如“合同审批中”“样品已寄出”)作为属性注入系统。AI在分析和决策时会自动考虑这些自定义维度,从而生成更符合企业实际的洞察。
例如,在评估营销活动效果时,系统不仅参考点击率和转化率,还会结合企业定义的“客户生命周期阶段”属性,判断活动是否真正触达了目标人群。
三、从自动化到智能化:AI参与决策链条
业务创新往往源于对现有流程的重新思考。AI若仅停留在“执行指令”层面,其价值将局限于效率提升。只有当AI能够参与分析、提出建议甚至预判趋势时,才可能催生新的工作模式。
通过自定义接入与属性嵌入,LAIDFU使AI能够深入参与业务决策。例如,在采购环节,系统可结合历史价格波动、供应商履约记录和市场预测,主动建议最佳采购时机;在人力资源管理中,AI可根据员工绩效趋势与项目需求,推荐内部人才调配方案。
这种由AI驱动的“主动建议”机制,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决策视角,有助于发现传统管理中被忽视的机会。
四、支持快速试错:低成本验证创新想法
创新意味着不确定性,企业需要一个能够快速验证假设的环境。传统IT系统变更周期长、成本高,难以支持频繁的业务试验。
LAIDFU的模块化架构和自定义能力,使企业可以低成本搭建“创新沙盒”。例如,市场团队可临时创建一个AI驱动的A/B测试模块,接入新广告素材并自动分析用户反馈;产品部门可嵌入一个需求收集端口,利用AI对用户评论进行情感分析,快速识别改进方向。
这种敏捷性让企业能够在真实环境中测试新想法,而无需大规模投入或系统重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