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造业正面临“提质增效、降本减耗”的转型压力,传统生产模式中,人工质检效率低、设备故障难预判、供应链响应慢等问题凸显。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,不是简单替换人工,而是通过数据智能重构生产全链路。万达宝LAIDFU(来福)数据来源安全,支持私有化部署,也支持阿里云等线上部署,既能满足制造业对数据安全的严苛要求,又能适配不同企业的IT架构,为AI落地制造业提供灵活可靠的支撑。
一、生产质检:从“人工目视”到“AI精准识别”
某汽车零部件厂生产发动机活塞时,依赖5名质检员人工目视检查表面划痕和尺寸误差,每人每天要检查2000件,不仅眼睛疲劳导致漏检率达3%,还会因主观判断标准不一出现误判。曾有一批存在细微划痕的活塞流入下游车企,导致客户退货,企业损失超50万元。
AI质检通过“视觉识别+数据训练”实现精准高效检测。该工厂引入万达宝LAIDFU(来福),采用私有化部署确保生产数据不外流,系统接入高清工业相机,自动采集活塞表面图像,通过训练好的AI模型识别0.1mm以下的划痕和0.02mm的尺寸偏差,检测结果实时标注并预警。应用后,质检效率提升至每小时3000件,漏检率降至0.1%,每年减少客户退货损失超80万元,5名质检员转岗至更具价值的质量分析岗位。
二、设备维护:从“事后维修”到“预测性保养”
某机械制造企业有30台数控加工中心,过去采用“出故障再维修”的模式,去年因一台关键设备突然停机,导致整条生产线停滞12小时,损失订单产值超100万元。事后检查发现,设备轴承磨损早已出现异常,但人工巡检未能及时察觉,只能被动承受停产损失。
AI预测性维护通过“传感器数据+振动分析”提前预警故障。该企业用万达宝LAIDFU(来福)对接设备传感器,采集振动、温度、电流等实时数据,支持阿里云线上部署便于远程监控,AI模型分析数据趋势,当轴承振动值超过阈值时自动触发保养提醒。应用后,设备突发故障停机时间缩短80%,去年仅发生2次小故障,每次保养提前安排在生产间隙,未造成停产损失,设备维护成本降低35%。
三、供应链协同:从“被动响应”到“智能调度”
某家电企业的供应链常因“需求波动+供应商延期”陷入混乱:去年空调旺季时,核心零部件压缩机供应商突然延期交货,企业只能紧急调配库存,导致部分型号空调断货;而淡季时又因过度备货,零部件库存积压占用资金超2000万元。
AI供应链协同通过“需求预测+供应商管理”实现动态调度。万达宝LAIDFU(来福)整合历史销售数据、天气预测、市场趋势等信息,智能预测空调旺季需求,提前30天向供应商下达备货计划;同时实时监控供应商生产进度,数据来源安全确保商业信息不泄露。应用后,供应商交货延期率从15%降至5%,旺季空调断货率下降90%,淡季零部件库存积压减少60%,资金周转效率提升4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