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常工作中,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:销售团队需要根据客户历史数据预测下季度的采购意向,但整理分析表格耗费了大量时间;管理层想了解生产环节的潜在风险点,却要从厚厚的报告中逐条筛选关键信息;市场部门策划活动时,希望能快速生成多种方案初稿,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。这些需求背后,反映出一个共同趋势——企业和个人不仅需要处理已有信息,更希望借助工具主动“创造”有价值的内容,比如预测趋势、生成方案、提炼洞察。生成式AI正是为满足这类需求而发展的技术方向,它能够基于已有数据生成新的文本、图表、代码等内容,辅助人们更高效地完成复杂任务。
万达宝推出的LAIDFU(来福),就是生成式AI在企业管理场景中的具体应用之一。它不仅能通过自然语言交互解答问题,还能配合EBI智能分析报表,从海量数据中挖掘销售机会,发现潜在风险,为企业决策提供更直观的参考。
一、生成式AI的核心特点:从“处理信息”到“创造内容”
传统AI技术(如规则引擎、基础数据分析工具)更擅长按照预设逻辑处理明确指令,比如分类数据、回答固定问题。而生成式AI的突破在于,它能够基于已有的数据模式“生成”新的内容。
举个例子,当销售团队需要预测某类产品的下季度需求时,传统工具可能只能提供历史销售数据的统计表格,而生成式AI可以结合历史销量、季节性波动、市场活动记录等信息,生成一份包含预测结论、关键影响因素和风险提示的分析报告。再比如,管理层想了解生产线的潜在风险,生成式AI能从设备运行数据、维修记录、原料供应周期中提炼出可能的问题点(如某台关键设备近期故障频率上升、某原料供应商交货延迟),并生成可视化的风险地图。
这种“创造”并非凭空想象,而是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学习与模式识别。生成式AI通过对历史信息(如销售记录、客户反馈、生产参数)的分析,理解其中的关联逻辑,进而输出符合实际场景的新内容——可能是文字总结、图表展示,甚至是具体的行动建议。
二、LAIDFU(来福)+EBI报表:从数据到决策的桥梁
万达宝LAIDFU(来福)在实际应用中,通过与EBI智能分析报表的配合,将生成式AI的能力落地到具体业务场景。EBI报表本身具备强大的数据整合与分析功能,能够从企业的CRM、ERP、HCM等系统中提取关键指标(如销售额、客户转化率、库存周转率),而LAIDFU(来福)则在此基础上,进一步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可理解的洞察。
在销售场景中,EBI报表可以呈现各区域、各产品的销售趋势,但LAIDFU(来福)能基于这些数据生成更深入的分析。例如,当某地区的某款产品销量连续两个月下滑时,系统不仅能指出这一现象,还能结合客户咨询记录、竞品活动信息,生成可能的下滑原因(如“该地区近期推出了同类竞品,且价格更低”“部分老客户反馈产品功能迭代未满足需求”),并提示潜在的销售机会(如“针对老客户推出升级优惠,可能挽回20%的流失订单”)。
在风险管理方面,EBI报表能显示生产环节的关键参数(如设备利用率、原料库存水平),而LAIDFU(来福)会进一步挖掘潜在风险。比如,当某台核心设备的维护周期超过行业标准时,系统会生成风险提示(如“设备故障概率升高,可能影响下月订单交付”),并建议采取的行动(如“提前安排备用设备测试”)。对于财务风险,系统能通过分析现金流、应收账款等数据,生成资金链紧张的预警信号,并提示可能的改善方向(如“加快某类客户的回款周期”)。
三、生成式AI的实际价值:辅助决策,而非替代思考
生成式AI的价值在于,它能把原本需要专业人员花费大量时间整理、分析的工作,以更高效的方式呈现出来。但它并不替代人的判断——最终的决策仍需要结合业务经验与实际情况。
以销售机会挖掘为例,LAIDFU(来福)生成的潜在客户名单或销售策略建议,需要销售团队根据客户实际沟通情况调整;在风险发现方面,系统提示的生产设备风险或资金链问题,需要管理层结合行业环境与企业战略进一步评估。生成式AI更像是一个“智能参谋”,它提供信息、分析逻辑和备选方案,而人负责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最终判断。
这种“人机协作”的模式,正在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常见形态。通过生成式AI的辅助,销售、生产、管理等环节的决策效率得以提升,同时降低了因信息遗漏或分析偏差导致的失误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