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,”降本增效”始终是企业最核心的需求之一。然而,许多企业面临AI技术落地成本高、数据安全隐患大、实际效果难量化等痛点。作为深耕工业场景的AI解决方案提供商,万达宝推出的LAIDFU(中文名“来福“),通过”轻量化部署+数据安全闭环+场景化降本”的组合策略,正在帮助制造企业实现”用得起、用得好、更安心”的AI升级。
一、为什么制造企业需要AI降本计划?
当前制造业的成本压力主要来自三方面:一是人力成本持续上升(如质检、设备运维岗位缺口大),二是传统自动化方案柔性不足(换线调整成本高),三是数据孤岛导致决策依赖经验(隐性浪费难以挖掘)。AI技术的引入本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但现实中却常因”投入大、周期长、风险高”让企业望而却步——比如定制化AI模型开发动辄百万级预算,客户数据被用于训练后流向不透明引发合规担忧,最终导致”AI降本”变成”AI增负”。
万达宝LAIDFU正是针对这些痛点设计:它不追求”颠覆式替代”,而是聚焦生产环节中高频、重复、规则明确的场景,通过预训练模型+轻量化适配,帮助企业以更低成本、更高效率落地AI能力。
二、LAIDFU(来福)的核心优势:安全、灵活、可量化
与其他通用型AI平台不同,LAIDFU从产品设计之初就将”客户数据主权”和”场景适配性”放在首位,其差异化优势体现在以下三方面:
1.”不碰数据“的安全承诺:拒绝训练转售,守护企业隐私
制造业的数据敏感性极高——产线参数、工艺配方、质量缺陷样本等都是企业的核心资产。万达宝明确承诺:LAIDFU不会使用任何客户数据进行二次训练或转售。具体来说:
- 所有模型均基于万达宝自研的工业通用知识库预训练(覆盖机械加工、电子装配、汽车零部件等主流场景),企业使用时仅需上传业务场景的少量”标注样本”(如缺陷图片、异常振动数据)进行微调,无需提供原始生产数据;
- 数据传输采用金融级加密协议,存储于客户指定的本地服务器或私有云环境,万达宝技术团队仅通过API接口获取分析结果,原始数据全程不出客户管控范围;
- 系统通过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,并定期接受第三方安全审计,从技术和管理双维度保障数据安全。
这种”数据不出厂,能力上云端”的模式,让企业既能享受AI的智能分析能力,又完全不用担心数据泄露或被滥用的风险。
2.”开箱即用+精准适配“的降本路径:聚焦高频场景,快速见效
LAIDFU针对制造企业最常见的六大降本场景(质检、设备运维、能耗管理、工艺优化、排程调度、供应链协同)提供了预置解决方案,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模块化功能,避免”为不需要的功能付费”。例如:
- 智能质检场景:传统人工质检误检率约5%-10%,且依赖熟练工人(人力成本占比超30%)。LAIDFU通过预训练的视觉模型+客户现场少量缺陷样本(通常50-200张)微调,可在1-3天内完成部署,将误检率降至5%以下,同时减少60%-80%的质检人力;某3C电子企业应用后,单条产线年节省质检成本超200万元。
- 设备预测性维护场景:传统事后维修模式导致非计划停机损失占设备总成本的15%-20%。LAIDFU通过采集设备振动、温度等实时数据(无需改造硬件),结合预训练的故障特征库,提前2-4小时预警潜在故障(准确率>90%),帮助企业将非计划停机时间缩短40%以上;某汽车零部件厂商应用后,年减少设备维修费用约150万元。
- 能耗优化场景:通过分析产线设备的用电曲线与生产任务的关联关系,LAIDFU可自动识别”低效运行时段”(如待机功耗过高、负载不匹配),并生成动态节能策略,平均降低生产环节能耗8%-12%;某家电制造企业应用后,月均电费减少约8万元。
这些场景的共同特点是:需求明确、数据易获取、效果可量化,企业无需投入大量IT资源即可快速验证ROI(投资回报率)。
3.”轻量化部署+持续迭代“的低成本模式:小投入撬动大价值
相比传统AI项目需要采购高性能服务器、组建专业算法团队,LAIDFU采用”SaaS化服务+边缘计算”的混合架构:
- 轻量级客户端可部署在工厂现有的普通PC或工控机上,对硬件配置要求低(最低只需4核CPU+8G内存),大幅降低初期投入;
- 复杂计算任务(如大模型推理)通过云端弹性算力支持,企业按实际使用量付费(无固定年费),避免资源浪费;
- 万达宝提供”驻场工程师+远程专家”的双重服务,从需求诊断到效果调优全程跟进,并根据企业生产变化(如新品工艺、订单节奏调整)持续优化模型,确保AI能力始终贴合实际业务需求。
这种模式让中小型企业也能以”年费几万到几十万”的预算启动AI项目,而大型企业则可通过模块化组合进一步控制成本。
三、实践案例:LAIDFU如何帮企业“省到实处“?
以华东某精密机械制造企业为例:该企业主要生产液压零部件,长期面临两大痛点——一是人工质检效率低(日均检测量仅2000件,且漏检率约3%),二是关键加工设备(数控车床)频繁因轴承磨损导致非计划停机(月均停机4-5次,单次损失超2万元)。
引入LAIDFU后,企业通过以下步骤实现降本:
- 质检环节:部署LAIDFU的视觉检测模块,仅需提供200张历史缺陷样本(划痕、尺寸偏差等),系统2小时内完成微调,检测速度提升至1200件/小时(效率提高5倍),误检率降至2%,年节省质检人力成本约80万元;
- 设备运维环节:在3台关键数控车床上安装振动传感器,LAIDFU通过实时监测轴承振动频率,提前3小时预警潜在磨损故障(准确率92%),企业得以在停机前更换备件,月均停机次数降至1次以内,年减少维修费用约18万元;
- 综合效益:项目总投入约50万元(含硬件适配与首年服务费),半年内即收回成本,年综合降本超120万元,同时产品不良率从1%降至0.8%,客户投诉率下降40%。
该企业负责人反馈:”LAIDFU最大的价值是’懂制造又懂AI’——不用我们自己梳理需求,方案直接对准痛点,数据安全也有保障,真正帮我们实现了’花小钱办大事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