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析销售预测的现实困境,很多企业仍依赖周报、月报和人工汇总的数据。管理层开会时,常听到“大概”“估计”“感觉差不多”这类表述,真正能支撑决策的动态信息却有限。数据显示,超过六成的企业在季度中期调整销售目标时,依据的是滞后数据或局部反馈,导致资源调配与实际市场节奏脱节。问题不在于数据太少,而是关键信号散落在沟通记录、项目进度、客户互动等非结构化信息中,传统系统难以捕捉。针对这一情况,万达宝LAIDFU(来福),不另建报表体系,而是从现有工作流中提取真实业务脉动,辅助管理层更及时地把握方向。
LAIDFU的核心思路是“贴着业务走”。它不要求企业改变现有办公方式,而是通过用户自定义接入端,灵活连接企业正在使用的平台——无论是企业微信、钉钉、邮箱,还是内部项目系统,都可以按需接入。这意味着,销售与客户的每一次沟通、每一次方案修改、每一次延期协商,都会在授权范围内被系统感知,而不是等到月底才补录进展。
更重要的是“用户自定义嵌入属性”功能。不同行业、不同团队关注的信号不一样。比如工业设备销售看重“技术确认进度”,而服务类业务更在意“决策人接触频次”。LAIDFU允许管理者或一线负责人自行设置这些关键标签,系统会自动扫描沟通内容,识别相关行为并打标归类。例如,当某客户在邮件中提到“下周要向高层汇报”,系统可将其标记为“进入决策阶段”;若连续两周无新进展,则提示“存在停滞风险”。
AI引擎本身不会替人做决策,但它能让判断依据更完整、更新更及时。LAIDFU的价值,不在于给出一个精确到小数点的预测数字,而是把那些原本被忽略的细微动作串联起来,形成一幅动态业务图景。当管理层能看到客户真实推进状态,而非依赖口头汇报时,反应速度自然提升。这种变化不靠推倒重来,而是让智能融入日常,悄悄缩短了从观察到行动的距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