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在长期运营中,往往已经部署了ERP系统,用于管理财务、采购、库存、生产等核心流程。这些系统承载着大量业务数据,是企业运转的“底座”。然而许多管理者发现,ERP虽然功能齐全,但在日常使用中仍存在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问题:操作复杂、响应滞后、信息提取困难。比如,想查某个供应商的交货情况,要切换多个菜单;项目进度更新不及时,依赖人工录入;绩效数据需要导出后再整理。这些问题让系统的价值打了折扣。
这时,有人会问:引入AI助手,能不能和现有的ERP对接?会不会造成数据割裂?需要推倒重来吗?
其实,AI助手的角色不应该是替代ERP,而是作为“协作者”嵌入其中,弥补操作效率和智能响应上的不足。它不改变原有系统的结构,而是通过接口连接,读取和写入数据,把原本需要多步完成的操作,简化为自然语言指令或自动触发流程。比如,通过一句话“查看上周华东区的采购入库情况”,AI助手就能从ERP中提取数据并生成摘要,无需手动导航。
万达宝LAIDFU(来福)正是以这种“非侵入式”方式与企业现有ERP系统协同工作。它支持与主流ERP平台进行数据对接,无论是本地部署还是云端版本,都能通过安全接口实现信息互通。LAIDFU不存储核心数据,也不干预ERP的底层逻辑,只在应用层提供增强支持。
具体来说,LAIDFU可以在ERP基础上实现几类关键能力:
一是智能处理业务。例如,当采购订单在ERP中创建后,LAIDFU可自动跟踪后续环节:提醒供应商确认、监控发货状态、比对收货记录。如果发现某笔订单临近交期但尚未发货,系统会主动提醒采购员跟进,减少延误风险。
二是智能评估供应商等级。传统评估往往依赖季度或年度人工打分,容易滞后。LAIDFU则能持续采集ERP中的交货准时率、质量合格率、订单变更频率等数据,结合合同履约情况,动态生成供应商画像。管理者可以随时调取某供应商的历史表现趋势,辅助决策是否继续合作或调整份额。
三是智能评定绩效。许多企业的绩效考核依赖月底或季末手工汇总,LAIDFU则能实时采集项目进度、预算执行、任务完成率等指标,形成可视化的绩效参考。比如,某项目经理负责的多个项目中,哪些超期、哪些节约成本,系统可自动生成对比分析,供上级参考。这减轻了HR和财务的整理负担,也让考核更贴近实际表现。
在整个过程中,LAIDFU的操作是可授权、可监控的。企业可以设定哪些数据可读、哪些操作需审批,确保AI行为在可控范围内。同时,所有由AI触发的动作都会留痕,便于追溯和审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