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AI降本计划如何制定?科学规划六步骤
在成本压力日益增加的市场环境中,AI技术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工具,但盲目推行AI降本容易导致投入与回报失衡。科学制定AI降本计划需要遵循系统化的规划步骤,从需求识别到持续优化层层递进,才能让AI技术真正服务于成本控制目标,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。
第一步:成本结构诊断,锁定降本核心场景
制定AI降本计划的基础是摸清企业成本结构,通过全面梳理运营各环节的成本占比,识别高成本、低效率的核心场景。企业可从人力、物料、能耗、流程等维度展开分析:人力成本可关注重复劳动占比高的岗位,如数据录入、基础客服;物料成本可聚焦库存积压、损耗率高的品类;流程成本可排查审批繁琐、协同低效的环节,如跨部门文件流转、订单处理等。
某制造企业通过成本诊断发现,车间设备维护成本占比达18%,且多为故障后维修的紧急支出;行政部门30%的时间用于票据整理和报销审核。这些高成本场景成为AI降本的优先目标。诊断过程中需避免“一刀切”,优先选择AI技术适配度高、降本潜力明确的场景,为后续计划落地奠定基础。
第二步:设定量化目标,明确降本预期
基于成本诊断结果,设定具体、可量化的AI降本目标,避免模糊的“降低成本”表述。目标需结合场景特点细化,如“通过AI客服优化,减少20%基础咨询的人工投入”“借助AI库存模型,将滞销品库存降低30%”,同时明确时间周期和评估指标。
目标设定可参考SMART原则:具体(Specific)如“针对采购流程”,可衡量(Measurable)如“成本降低15%”,可实现(Achievable)如基于历史数据测算,相关性(Relevant)如与企业核心成本相关,时限性(Time-bound)如“6个月内试点见效”。某零售企业设定“3个月内通过AI订单处理自动化,将订单错误率从8%降至3%,减少返工成本”的目标,让降本计划有了清晰的方向。
第三步:AI技术路径匹配,设计针对性方案
针对锁定的降本场景,匹配适配的AI技术路径,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。不同场景需对应不同技术:重复劳动场景可采用流程自动化(RPA),如发票审核、数据录入;预测类场景可运用机器学习,如需求预测、设备故障预警;交互类场景可借助自然语言处理,如智能客服、智能问答。
方案设计需明确技术实现方式:是自主开发、采购成品工具还是合作定制?同时规划资源配置,包括预算、技术团队、数据支持等。某物流企业针对运输成本高的问题,设计“AI路径优化+油耗监控”方案:通过机器学习分析历史路线数据生成最优配送路径,结合车载传感器实时监控油耗,方案落地后单月运输成本降低12%。
第四步:小规模试点验证,控制实施风险
为避免大规模投入的风险,AI降本计划需先进行小规模试点。选择代表性强的细分场景启动试点,如从某一区域的库存管理、某类产品的客服咨询切入,通过3-6个月的实践验证方案的可行性。试点过程中需重点跟踪核心指标:成本变化数据、效率提升幅度、员工适应度等,同时收集一线反馈,及时调整方案细节。
某餐饮连锁企业试点AI排班系统时发现,初始算法未考虑员工技能差异导致排班冲突,通过补充技能标签数据优化模型后,人力调度效率提升25%,员工满意度提高30%。试点成功后,需总结可复制的经验,如数据采集标准、流程衔接节点、人员培训方法等,为后续推广做准备。
第五步:分阶段推广落地,逐步扩大降本范围
试点验证可行后,按场景优先级分阶段推广AI降本方案,避免一次性全面铺开带来的管理压力。可先推广至同类型场景,如从“北京区域库存优化”扩展至全国库存管理;再横向拓展至关联场景,如从“采购成本优化”延伸至“供应商管理优化”。推广过程中需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,明确IT、业务、财务等部门的职责,确保数据互通、流程衔接顺畅。
某集团企业分三阶段推广AI降本:第一阶段覆盖行政、财务等通用流程,第二阶段延伸至生产、供应链核心环节,第三阶段实现全业务链协同优化。每阶段结束后进行效果复盘,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推广节奏,最终实现整体运营成本降低8%的目标。
第六步:建立动态评估机制,持续优化降本效果
AI降本计划并非一劳永逸,需建立动态评估机制,定期监测降本效果并迭代优化。企业可每月跟踪成本数据变化,每季度开展效果评估,分析AI方案是否持续适配业务变化:若市场需求波动导致库存模型精度下降,需补充实时销售数据;若员工操作习惯改变导致流程自动化效率降低,需简化交互步骤。
某科技企业建立“成本-效率-体验”三维评估体系:成本维度关注实际支出减少额,效率维度跟踪流程耗时变化,体验维度收集员工和客户反馈。通过持续评估发现,AI客服系统在复杂问题处理上存在不足,于是优化人机协作模式,让AI处理基础问题、人工承接复杂需求,最终客服成本降低20%的同时,客户满意度保持稳定。
万达宝LAIDFU(来福):轻量场景的降本助力
对于尚未部署CRM、ERP或HCM系统的中小企业,万达宝LAIDFU(来福)能提供轻量级的AI降本支持。它可以在没有这些系统的情况下独立工作,通过整合基础数据表格、纸质单据扫描信息、简单业务记录等基础数据,实现基础流程的AI优化。
例如,来福可帮助无ERP系统的小工厂处理采购数据,通过分析历史采购量和库存记录,生成补货提醒;协助无CRM系统的门店整理客户消费记录,识别高频客户并推送优惠,降低获客成本。这种无需复杂系统支撑的特性,让中小企业也能低门槛启动AI降本计划,逐步积累降本经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