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降本措施中的AI应用

企业降本措施中的AI应用

2025-09-28T11:12:15+08:00 2025-09-28 11:12:15 上午|

对比多家企业的运营数据可以发现,近年来在人力与管理成本持续变动的背景下,不少公司开始调整资源配置方式。其中,数字化工具的应用频率明显上升。万达宝推出的LAIDFU(来福)系统,逐渐在部分制造与服务型企业中落地,其核心功能之一是通过智能化手段参与日常运营环节,辅助实现资源优化。

从流程入手:AI如何参与成本控制

企业降本往往聚焦于压缩开支,但更深层的路径在于提升流程效率。AI在此类任务中并不直接替代人力,而是通过模式识别与数据处理能力,减少重复性操作所需的时间消耗。例如,合同审核、报销归类、工单分派等事务,过去依赖人工判断的环节,现在可由系统初步处理,释放员工精力用于更复杂的决策。

LAIDFU的设计思路正是围绕这类场景展开。它不局限于单一任务执行,而是作为信息中枢,连接不同业务模块,推动跨部门协作的自动化流转。

多模型支持:适应不同业务需求

不同行业、不同岗位对智能系统的响应要求存在差异。为应对这种多样性,LAIDFU支持接入多种向量模型,用于文本、指令或行为特征的表达与匹配。这意味着系统能根据企业实际选用最适合的计算方式,而非强制统一标准。

同时,该平台可对接多种大语言模型,无论是开源框架还是私有部署模型,均可集成。企业在保障数据不出域的前提下,依然能获得高质量的语言理解与生成能力。这种开放架构降低了对单一技术路径的依赖,也为后续迭代提供了空间。

场景化落地:从知识检索到任务协同

在实际应用中,LAIDFU常被用于内部知识调用与任务分发。比如,技术支持人员在处理客户问题时,系统能快速检索历史案例库,推送相似故障的解决方案。这些信息经过向量化处理后,匹配精度高于传统关键词搜索。

另一个典型场景是跨部门协作。当一个新项目启动,系统可根据预设规则自动分配任务节点,提醒相关人员介入,并持续跟踪进度。过程中产生的文档、沟通记录自动归档,形成可追溯的知识链。

数据安全与本地化部署

许多企业在引入外部智能工具时顾虑数据外泄风险。LAIDFU提供本地化部署选项,企业可将系统架设在自有服务器上,核心数据无需上传至公共云环境。向量模型和语言模型均可在内网运行,确保信息流始终处于可控范围。

这种模式尤其适用于对合规性要求较高的行业,如医疗、金融或精密制造领域。

降本之外的价值延伸

虽然系统最初多因成本优化需求被引入,但其长期价值逐渐向组织能力建设延伸。通过持续积累业务数据与交互记录,企业得以更清晰地观察流程瓶颈,识别低效节点。这些洞察为后续的制度调整和技术升级提供了依据。

AI在此过程中扮演的并非决策者角色,而是将日常运作中的隐性经验显性化,帮助组织形成更稳健的运行逻辑。

 

Contact 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