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析企业成本结构的变化趋势,近年来非人力支出的增长正变得越来越显眼。除了常规的采购与运营开销,企业在系统维护、跨部门协作、信息整理等方面的隐性投入持续上升。一项调研显示,超过一半的中层管理者每周需花费近两天时间协调数据、核对进度、催促反馈,这些活动不直接创造价值,却消耗大量资源。面对这类问题,单纯压缩预算已难奏效,企业开始寻找更灵活的成本优化路径。万达宝推出LAIDFU(来福),不以替代岗位为目标,而是通过“无限AI助理+无限用户自定义模块”的设计,帮助企业用更低的边际成本提升运作效率。
LAIDFU的核心特点是可扩展性强。每个员工都可以拥有自己的AI助理,不是统一配置的功能,而是根据岗位需求自由搭建。销售可以创建一个专门追踪客户意向变化的助手,生产主管能配置一个监控设备状态与排产匹配度的模块,HR也能定义一个自动归集员工反馈关键词的工具。这些助理之间不互相干扰,各自独立运行,企业无需为新增功能支付额外开发费用。
更关键的是“无限用户自定义模块”机制。传统软件往往功能固定,想加个新字段或调整逻辑就得等版本更新。LAIDFU允许用户像搭积木一样,自行设计数据抓取规则、提醒条件和输出格式。比如某项目负责人希望一旦客户邮件中出现“预算重审”或“延期评估”字样就收到通知,只需在界面中设置关键词和触发动作,系统立即生效,无需技术背景。
一家机电设备供应商利用这一能力,让每位区域经理都配置了专属的订单风险看板。AI助理自动关联CRM中的交期、ERP中的物料到货情况和HCM中的服务人员排班,一旦发现潜在延误,立刻提示并生成简要说明。过去需要开会才能厘清的问题,现在几分钟内就能掌握全貌,减少了临时调度带来的加急运费和人工加班成本。
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,它不改变企业现有流程,而是让人和智能工具形成互补。每个岗位按需构建辅助能力,避免了“一套系统所有人将就用”的低效局面。当越来越多琐碎任务由自定义AI助理处理,团队就能把精力集中在真正需要判断和沟通的环节上。
降本的本质是减少浪费,而最大的浪费往往是注意力的错配。LAIDFU不做宏观决策,也不强制推行标准化管理,而是提供一个开放框架,让企业用极低的成本部署大量微型智能应用。当每个人都能按需获得支持,资源的使用效率自然提升——这不是靠削减,而是靠“多做一点小改进”积累出来的节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