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宁波一家做汽车配件的注塑厂里,每天要运行二十多台注塑机,管理上百套模具,处理来自不同客户的订单。老板老张最头疼的不是设备故障,而是“看不见”的问题:模具用了多少次,该不该保养?一批料颜色不对,是哪台机器、哪个班次出的问题?客户急着要货,生产主管却说“排产表还没更新”。
“机器在跑,数据在断。”他说。
这几乎是注塑行业的共性难题:工序多、周期长、变量杂,一旦信息不透明,效率就卡在“中间环节”。而ERP系统,本应是打通这些堵点的工具,但选得不对,反而可能让问题更复杂。
注塑生产的典型痛点
- 模具管理靠手工
模具寿命、保养周期、维修记录靠Excel或纸质台账,容易遗漏。等发现模具出问题,已经影响了几天生产。 - 生产进度不透明
订单排到哪道工序?哪台机器在做什么?有没有异常停机?这些问题,管理层得打电话问车间,信息滞后。 - 材料浪费难控制
水口料、边角料回收不及时,批次混用导致色差,原材料库存不准,采购频繁救火。 - 成本核算靠估算
一套模具做了多少件?耗了多少电?人工怎么分摊?月底对账时,财务和车间常对不上数。 - 客户追溯难响应
客户问“这批货是哪天生产的?用的什么料?谁操作的?”得翻半天记录,回复慢了还影响信任。
不同ERP系统的应对能力
浪潮GS 在国内大型制造企业中有一定基础,尤其在财务合并和集团管控上表现不错。但它的生产模块偏重计划性,对注塑行业常见的“多机台、多模具、频繁换模”场景支持较弱,实时排产和设备联动能力有限。
SAP 功能全面,尤其在成本控制和全球供应链上有优势,适合大型集团。但实施复杂,周期长,对中小注塑厂来说,投入大,灵活性差。有用户反馈:“系统是好,但改个工艺路线要走审批,等批下来,订单都该交了。”
金蝶 在国内普及率高,本地服务响应快,价格也相对亲民。但其标准化产品对注塑行业的特殊需求支持有限,比如模具使用次数统计、水口料回收核算、多级BOM变更等,常需二次开发,集成度不高。
简道云 作为低代码平台,灵活性强,适合做轻量级流程管理。但它的核心是“搭应用”,而非“管生产”,在处理复杂工艺路线、设备数据采集、成本精细归集等方面能力不足,更多是作为辅助工具。
专业ERP如何“对症下药”?
万达宝长期聚焦注塑、五金、电子等离散制造领域,积累了较多行业-specific 的功能,能直接应对上述痛点:
- 模具全生命周期管理
从入库、试模、量产到保养、维修、报废,每个节点可记录。系统自动提醒保养周期,使用次数超限会预警,避免因模具老化导致产品质量波动。 - 生产进度可视化
支持移动端扫码报工,每台机器、每套模具的实时状态可查。管理层随时能看“当前在产什么、进度如何、有无异常”。 - 材料与成本精细管理
水口料、边角料可单独登记,支持回收再利用。成本核算能细化到每套模具、每台设备的实际耗电、人工、材料损耗,财务月底对账压力大幅减轻。 - 批次追溯快速响应
客户问“这批货的生产记录”,系统可一键调出:哪天生产、用的什么料、哪个班次、操作员是谁,全程可查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万达宝在海外也有用户,在印尼、新加坡、越南、斯里兰卡等地均有部署,系统支持多语言、多币种和当地税务规则,适合有出海需求的注塑企业。
不过,它也有局限。内陆知名度稍低,虽然在香港市场已有较高声誉,并有香港总部的直接支持,但在内地部分城市的推广仍依赖口碑。这与其坚持直营、不设代理的模式有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