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助理在合同审查中的风险点识别技术

AI助理在合同审查中的风险点识别技术

2025-07-31T11:54:39+08:00 2025-07-31 11:54:39 上午|

在企业日常运营中,合同是保障权益、明确责任的重要法律文件。然而,合同数量庞大、条款复杂、涉及领域广泛,使得人工审查耗时耗力,且容易遗漏关键风险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,AI助理正成为合同审查中的有力辅助工具,尤其在风险点识别方面展现出高效、稳定的能力。

AI助理并非取代法务人员,而是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审查效率,帮助专业人员更专注于核心判断与策略决策。

一、合同审查中的常见风险类型

在合同管理中,潜在风险通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  • 权利义务不对等
    某一方承担过多责任或享有过少权利,如单方面违约条款、无限责任承诺等。
  • 关键条款缺失
    缺少争议解决方式、管辖法院、不可抗力定义、保密义务等必要内容。
  • 付款与交付条件模糊
    付款时间节点不明确、验收标准不具体、延迟交付的后果未量化。
  • 知识产权归属不清
    在技术合作、委托开发类合同中,成果归属、使用权范围未作清晰界定。
  • 合规与法律冲突
    条款违反现行法律法规,或与行业监管要求不符。
  • 自动续约与终止权失衡
    存在“默认自动续期”但单方终止需提前数月通知等不对称设计。

这些风险若未被及时发现,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或法律纠纷。

二、AI助理如何识别合同风险点

AI助理依托自然语言处理(NLP)、语义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,能够对合同文本进行深度解析,实现高效的风险识别。其核心技术路径包括:

  • 关键词与模式匹配
    系统内置常见风险条款的关键词库,如“无限连带责任”“不可撤销”“自动续期”等,结合上下文语境判断是否存在潜在问题。
  • 语义理解与上下文分析
    不仅识别字面内容,还能理解条款的真实含义。例如,“乙方应承担一切损失”虽未出现“无限责任”字样,但语义上等同于无限责任,系统可标记为高风险。
  • 对比标准模板库
    企业可上传内部审批通过的合同范本。AI助理将待审合同与模板逐条比对,突出差异部分,便于法务重点关注。
  • 历史案例学习
    系统可学习企业过往合同纠纷、修改记录和法务反馈,不断优化风险判断模型,提升识别准确率。
  • 结构化提取与可视化呈现
    将合同中的关键信息(如金额、期限、责任方)自动提取并生成摘要,帮助管理者快速掌握核心内容。

三、AI助理在合同审查流程中的实际应用

  • 初筛阶段:快速扫描风险项
    AI助理可在几秒内完成一份合同的初步审查,标出高风险、中风险和建议修改的条款,并附带修改建议或参考法条。
  • 协同阶段:支持多人协作标注
    法务、财务、业务部门可在系统中标注意见,AI助理自动汇总分歧点,推动讨论闭环。
  • 归档阶段:建立可检索的知识资产
    审查完成的合同及其修改记录被结构化存储,后续可按“违约责任类型”“争议解决方式”等维度进行搜索,支持经验复用。

四、万达宝LAIDFU(来福):为合同管理提供全流程支持

在众多AI工具中,万达宝LAIDFU(来福)不仅关注单点功能,更注重为企业构建完整的合同管理环境。

  • 为管理层提供环境来触发、监控和评估各种业务流程
    LAIDFU允许管理者通过指令启动合同审查流程,如“发起与供应商X的采购合同审核”。系统自动将合同发送至相关方,并设置时间节点提醒。

 

整个审查过程可在统一界面中监控:谁已审阅、谁尚未反馈、是否有争议条款、是否需要法务介入等状态一目了然。流程结束后,系统生成执行报告,记录耗时、修改次数、参与人员等数据,便于后续评估效率与改进流程。

 

这种端到端的流程管理能力,使合同审查不再是孤立事件,而是融入企业整体运营的一部分。

此外,LAIDFU还支持多格式合同导入(PDF、Word、扫描件OCR识别),并与ERP、CRM等系统对接,实现合同状态与订单、付款的联动管理

 

Contact Us